资讯中心
NEWS CENTER
沈阳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再发力”——沈阳国资擎旗奋进谱新篇系列报道之一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以来,沈阳市国资委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国务院、国资委和沈阳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蹄疾步稳、协调联动,推动企业改革走深走实。三年来,沈阳不仅推进了国有企业体制变革、优化了国资布局,同时也解决了一大批痛点难点和历史遗留问题。为了全面展示市属企业决战决胜三年行动,特别是在本轮市属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后呈现的新气象、新作为、新突破,沈阳市国资委联合沈阳日报开展沈阳国资擎旗奋进谱新篇系列报道,以新闻视角扫描国企改革一线,今日推出首篇报道。
  在距离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各地都在快马加鞭地推进国企改革进程。沈阳作为辽宁沈阳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主要实施区域,有序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截至目前,68项具体任务已完成67项,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
  年初以来,市国资委锚定“高质量完成三年行动”作为全市上下开展的“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的主要目标,以市属国有企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为突破口,以空前力度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国企改革发展高效联动态势良好。
  原有的20户市属国有企业经过优化重组后,形成三大板块共9户企业和1个托管中心。目前,重新调整优化后的9户市属国企肌体强健,企业和员工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正以饱满的姿态迎接新的征程。按照沈阳市的规划,他们将按照城市建设运营与民生保障、产业投资与经营、金融服务与资产管理三大板块,有序实施资产清查、风险排查,同步指导重组后的企业制定改革发展方案,动态完善授权放权清单,推动企业加强行权能力建设,确保授权放权接得住、行得稳。
  三年行动冲刺收官,国企混改重组看点足。沈鼓集团是国务院国资委确立的全国第四批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企业。今年1月,沈鼓集团引入战略投资者国投招商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同步实施员工持股计划,20亿元增量资金到位,建立充分的市场化激励约束机制。此举在业界影响深远,标志着沈阳市正探索形成“产业战略自信+国家产业基金协同+市场化机制赋能”混改新模式。
  将“转机制”作为混改的重点,真正实现以混改激发活力、提升效率、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年初以来沈阳市国资委指导企业建立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制度,符合条件的市属各级企业建立了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管理制度。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市属国企经理层成员全部完成任期制契约化签约,管理人员竞聘上岗占比42%、末等调整或不胜任退出比例为2.5%,全员绩效考核实施比例达到94%。
  推进国资监管体制持续完善提升,国资委全面实施专业化、体系化、法治化监管。目前,国资监管信息平台已经实现市属一级企业大额资金动态监管,实地督导企业强化内控内审。
  以开展国资国企综改试验为契机,沈阳积极打造区域性综改试验特色亮点。成立央地合作专班,设立央地合作协同创新产业基地,梳理合作项目42个,帮助沈化研究院等11户企业解决房屋土地等实际问题。
  “全面梳理、对标对表,同步推进综改试验重点任务达到预期目标,总结提炼拿得出、叫得响的制度性创新成果。”今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沈阳市国资委主任王琳琳表示,沈阳市将紧盯目标任务,全力以赴拔硬钉子、啃硬骨头,确保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前基本完成各项任务,年底前实现高质量收官。
  布局调整方面。落实“强化管理防范风险”大排查,同步充分融入三年行动和综改试验的工作要求,指导重组后的企业制订改革发展方案,明确战略定位和发展规划,持续深化国有企业市场化机制改革。
  公司治理方面。落实党的领导地位,进一步厘清企业党组织与董事会等其他治理主体的权责边界,结合布局调整,做好外部董事调整配备,做好外部董事的日常管理、履职服务和考核评价等工作。
  三项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实化,推进水务集团在“收入能增能减”上加大力度,取得突破;金控集团、副食集团突出重点、先行一步,其他市属企业学习借鉴试点经验,结合企业实际推动三项制度改革举措落实落地。
  提升混改质量。把转机制作为混改的重点,推进沈鼓集团建立市场化机制,燃气集团与华润燃气落实战略合作协议,副食集团等积极引入高匹配度、高认同感、高协同性的战略投资者。
  健全监管体制。指导重组后的市属企业加强行权能力建设,强化清单管理和事中事后监管,动态完善授权放权清单。完善国资监管平台功能模块,持续开展企业内控内审等工作专项检查,加大协同监督力度,提升国资监管专业化、体系化、法治化水平。
  深化综改试验。探索“一盘棋”融合发展,推进跨层级国有企业间产业发展合作和科技创新联动,落实“央地百对企业协作行动”,支持航空动力产业园、航空智能制造卓越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


来源 | 沈阳日报